(1)軸向尺寸控制。凸輪軸的軸向定位在止推面,由于其凸輪的軸向公差都比較大,一般只需要在加工幾件后在工件坐標系之中作一下調整就能得到保證。
曲軸的軸向尺寸基準在止推軸頸端面,傳統的曲軸加工工藝因為加工工序多且工藝基準變換多,曲軸的工藝尺寸鏈比較復雜。隨著大量數控設備和測量系統的使用,絕大多數工序都可以實現產品基準和工藝基準的統一。因為曲軸后續工序——熱處理變形影響磨削對軸向尺寸的控制,需要對熱處理變形規律經常性進行統計分析,并依據結果調整內銑尺寸來補償掉這種變形。
(2)外圓跳動控制。凸輪粗加工前必須保證其主軸頸跳動,以六缸凸輪軸為例,中間第四主軸頸跳動應≤0.20mm,同時保證鍵槽質量,否則會造成加工后凸輪輪廓誤差大和相位不穩定。一般加工一批約30件后檢測的ADCOLE數據與產品工藝要求進行比較分析后的差異數值以極坐標的形式導入數控系統補償。
曲軸跳動誤差對曲柄半徑、相位的測量和加工都會產生影響,并影響后續磨削質量。內銑為干式加工設備,加工中產生很大的切削力和切削熱,切削時的局部溫度高達700℃,這會造成熱鍛毛坯殘余內應力的釋放,容易造成內銑后跳動誤差的突變。在一般情況下,曲軸毛坯熱處理質量能保證批次的穩定性、零件跳動誤差數據統計分析以及進行調整偏心方向獲得工藝要求的跳動誤差。
對于工件固定不動的內銑加工方式,要實現主動控制主軸頸偏心加工,以獲得符合工藝要求的跳動誤差是非常方便的。通過對一批內銑加工后的跳動誤差統計,分解成X、Y 兩個方向進行補償,從而獲得批次的穩定的跳動誤差。